國臺辦:大陸是希望的沃土,為臺胞臺青的成長成才、發展事業提供了無限可能
編輯: 母曼曄 | 時間: 2022-05-11 12:24:33 | 來源: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|
海峽飛虹消息(記者左妍冰):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1日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,發言人朱鳳蓮表示,很多臺胞真切感受到大陸是希望的沃土,為臺胞臺青的成長成才、發展事業提供了無限可能。
有記者提問:臺灣藝人劉畊宏通過新媒體帶動兩岸民眾健身熱潮,這讓不少臺灣同胞認識到,只要有一技之長,來大陸就能實現發展。我們也注意到,很多來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,不但在各自領域學業、事業有成,而且還深入參與大陸各項社會事業發展。請問大陸方面圍繞幫助臺青來大陸施展才華、追逐夢想做了哪些工作?
朱鳳蓮回答說,近段時間,劉畊宏教練的居家健身操直播確實廣受關注。數百萬網友在《本草綱目》《龍拳》等熟悉的音樂背景下同屏運動,收獲健康和快樂,感受滿滿的正能量。相關話題在島內也引發很多討論。很多臺胞真切感受到,大陸是希望的沃土,為臺胞臺青的成長成才、發展事業提供了無限可能。
朱鳳蓮說,近年來,各地各部門推出了一系列的惠臺利民政策措施,許多臺灣青年及時把握機遇,積極融入大陸生活,不斷拓展追夢筑夢圓夢的舞臺,實現個人價值,受到大陸同胞的喜愛和肯定。
在實習就業領域,大陸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崗位,幫助臺青以實習促就業、以就業帶創業。授牌設立78家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和示范點,通過提供就業創業輔導、法律咨詢和投融資支持等方式,幫助臺青走好來大陸發展的第一里路。比如南京青創學院基地設計了特色課程、邀請兩岸專家學者和知名臺商授課,對臺灣青年進行輔導培訓。上海(金山)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舉辦“上海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大賽”,為臺灣青年提供展示平臺。東莞松山湖臺灣高科技園基地對接東莞孵化協會等資源,為入駐的臺青項目提供融資支持。
在文化領域,我們落實落細同等待遇措施,歡迎和鼓勵臺灣青年文化工作者來大陸參與演藝、影視、文創等事業。許多臺灣青年加入中國文聯文藝家協會等院團、社會團體,在各級文化展演平臺上展示風采,每年都有上千名臺灣演藝人員參與廣播影視節目制作,在重大文藝演出、熱門影視劇、綜藝節目中不斷有精彩的表現,也收獲了千萬粉絲的喜愛。他們還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關注時事、熱心公益,積極傳播正能量,踴躍發聲致敬英雄,參與抗疫斗爭,捐款救災,對建黨百年、祖國生日表達衷心的祝福……
在教育領域,我們不斷為臺灣青年來大陸求學、任教創造便利條件。每年有數千名臺灣學子來大陸高校就讀,有近三千名高校臺生獲得了獎學金。他們參與各類社會實踐、社會調研和志愿服務,奉獻愛心、展現才華、了解國情。比如華東師范大學“兩岸春天”營隊赴云南魯甸走訪調研當地扶貧脫貧工作、北京中醫藥大學臺生參加“中醫青年兩岸情·健康中國鄉村行”社會實踐,在鄉村社區開展義診服務和科普宣傳等。
朱鳳蓮還介紹說,我們出臺了相關政策,鼓勵支持臺灣教師同等享受各種表彰、獎勵,同等條件申請各級各類國家計劃、科研課題、基金項目等。福建閩南師范大學、廣東肇慶學院、廣西百色學院、湖北經濟學院等積極引進臺灣優秀教育人才。目前,有兩千多名臺灣青年學者在各地高校任教。他們教書育人、鉆研學問,收獲滿滿。比如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的廣西師范大學王孟筠老師、榮獲湖北省青年五四獎章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賴彥君老師等,都是杰出的人才。
朱鳳蓮說,在鄉村振興領域,臺灣青年發揮專長,深入參與農業現代化、建設美麗鄉村和繁榮鄉村文化工作。在福建,97名臺胞科技特派員在上百個鄉鎮村開展創業和技術服務,涉及機械、生物技術、農業、環境工程和文化旅游等。臺灣青年范姜峰與大陸青年攜手打造了啟達創業海峽雙創基地,通過鄉村產業人才線下培訓幫助兩千多人拿到了職業資格證書。在廣東,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、兩岸鄉村“云講堂”等等,為試驗區項目建設和臺資企業取得了土地、融資貸款等政策支持。在四川,臺灣青年林書任博士深耕大涼山區,建設了三萬畝高標準油橄欖產業基地,年產油量達到160噸,帶動了周邊6200多戶農村家庭脫貧奔小康。
朱鳳蓮說,在基層治理領域,臺灣青年以創新服務、精致管理的生動實踐,探索兩岸基層融合發展新路。“31條措施”“26條措施”及臺胞在事業單位就業試點等政策公布后,臺灣青年參與基層服務的領域持續擴大。福建廈門招聘數十名臺胞擔任社區主任助理、社區營造員參與基層社區治理,逐步建構“顧問團隊+執行團隊+項目化運作”的服務新模式。通過社區工作者招錄考試成為街道社工的“90”后女生簡敏安,為居民們提供周到細致的社區服務,因為講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,簡敏安成為社區居民口中的“好囡囡”。
朱鳳蓮還介紹說,除此之外,在科技、體育和公益服務等領域,大批臺灣青年也在勤奮踏實地工作,追逐著屬于他們的人生理想。
新聞推薦
- 2022數博會:激活數據資源價值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-05-27
- 《南華早報》發表署名文章:《一個中國原則是臺海和平的基石》2022-05-27
- 秦剛回應布林肯講話:用競爭定義中美關系只會加劇緊張,引發對抗2022-05-27
- 望海樓:“以臺制華”注定竹籃打水一場空2022-05-27
- 玉淵譚天丨解放軍軍機臺海巡航又有新動作,這次有些不一樣2022-05-27
- 王毅談中國發展同太平洋島國關系的“四個堅持”2022-05-27